1)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商人_大宋最强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靖康元年五月初十,夜已深,但河东宣抚使司衙门里却依旧亮如白昼。

  此刻,李纲坐在上首位,看着眼前的折子,这位老者不禁凝眉苦思起来。或许是因为夜里的温度太低,就见他披着一个大氅,双手还不断的揉搓着。

  “宣相,要不咱们再把那炉子点燃吧……”曹溪在一旁伺候着,看着李纲的动作,不忍提醒道。

  李纲却是摇了摇头,不觉间又叹了一口气:“哎!算了,咱们还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可百姓们呢?”

  曹溪明白,今年这种天气,河东大部分地区的粮食都要欠收。现在虽然看不到什么,可一旦到了秋收,那才是要命的时候。

  “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刚说完这句话,李纲突然看到了张元干的奏章,然而当他才翻看了一两行字,却立即对着曹溪吩咐道:“幼平啊,刘子明那小子有没有奏章传过来?”

  寿阳和太原相距并不远,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瞒不过李纲。况且,还有张元干这么一个“内应”。

  至于那个送公函的文轩,此时早已回到了太原。但不知怎么回事,远在一百多里以外的寿阳,几乎所有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

  只是今日发生的事,文轩却并不清楚。因为那人正在唐府做客,也不知和唐老爷子在谈着什么。

  其实此刻的李纲还真不知道刘文昊在寿阳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这么说吧,在端午节之前,张元干就想把玻璃和棉花的事情都和李纲汇报一下,特别是推广棉花一事,他并不想让刘文昊在这里“乱来”。

  但对于张元干的想法,刘文昊则没有同意。毕竟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间段,让一部分百姓不种粮食,一旦让李纲知道了,那可讨不到什么好处。

  改种棉花来试验可行性,那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的,真要是百姓饿了肚子,就以寿阳此刻的人口来说,那绝对不是小事!

  还有,玻璃厂的建立以及温室大棚的试验,这都需要时间。刘文昊可不想所有的事情都在萌芽状态就被李纲毙了,所以才会拖了这么几天。

  昨日,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玻璃制品终于被大家研究了出来。

  而当第一炉玻璃出炉以后,不仅是马昂、庞海等工匠,就连张元干和邵兴等人,也都震惊了。

  虽然大家现在不明白玻璃和琉璃之间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但大家在看到这神奇的一幕以后,都觉得寿阳城如果有了这样的玻璃厂,绝对会一飞冲天!

  让百姓不种粮食又能如何,只要有了玻璃,有那么一个好的销路,大家就不怕饿肚子!

  当然,在这个时候,问题还是很多。比方说火药这里,因为直到现在,马昂等人也依旧没有研究明白。

  即使是用来开山裂石,这火药的效果依旧差强人意。没办法,现在玻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