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62章.华夏的金手指,府..._大唐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论古今,衡量一个国家强盛与否,都要看其动员能力,否则的话,再富有的国家,外敌入侵之时,连足够的勇士站出来保卫国家的都没有,哪怕这个文明创造出了灿如夏花的财富成果,依旧只能算是一个弱国,难逃灭亡的命运。热门

  就如同玛雅文明。

  为了保证国家动员力,从建立之初,李捷就不遗余力的在地方上推行府兵制,而且土地制度上实行均田制,以此来保证地方上经济恢复。

  府兵制与均田制原本就是一堆孪生兄弟那样,生同时,死同时,都是因为五胡乱华的剧烈动荡,导致社会凋敝,万里渺无人烟,财力,兵源枯竭的华夏大地而生,也几乎是同时亡于太平盛世的天宝年间,历时两百余年,给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从府兵制开始,到府兵制结束,华夏的兵制完全来了个大变样,秦汉时期兵源多来自征发,检点,多带有强迫性质,部曲还多属于私人,而府兵制以后招募这种带着自愿性质的兵制则登上了历史舞台,募兵属于国家,一切,都是由府兵制带来的改变。

  巧的很,府兵建立,正是因为鲜卑族为了应对兵源枯竭招募汉人入伍的解决政策,闽国杀进天竺大地后,虽然文明程度与鲜卑人不可同日而语,但面临的情况却差不多,到处都是另一个文明的天竺人。

  对戒日王朝的灭国战争几乎摧毁了北方天竺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制度后闽国又对着婆罗门阶层持续的打击,取缔婆罗门祭祀,弘扬佛道儒教,没收神庙土地。

  天竺差不多有五层土地掌握在高等种姓的婆罗门手中,三成层握在刹帝利武士手中,至于广大的伏舍种姓,一层都不到,首陀罗更是没有土地,所以,打击了两个主要利益既得者,绝大部分天竺的土地已经被闽国抓在了手中。

  均田法,租庸调制度在初唐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掌握了大片土地的李捷根本没用去创新制度,原样照搬就可以了,就算种姓制度再根深蒂固,人的上进心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是不变的,当闽国授予男丁永业田八十亩,丁牛授予田六十亩后,绝大部分被征服的天竺人还是倒向了闽国重生之花都全才。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耕种闽国的永业田需要向官府缴纳服役租庸调中各种税负,虽然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沉重的赋税劳役还是压的农民喘不过气来,闽国境内,只有唐人以及取得唐人身份的本土外族方可以免除租庸调中免除租税,于是乎,偌大的天竺又是不眠不休的向迁居到自己乡里城镇附近的唐人苦心学习起大唐文化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捷的唐化运动方才在异国大地推行的如此快捷。

  只不过就算闽国高层全力推行唐化,一旦有唐语考试通过者,官府还给教导老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