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团山分歧路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韦皋找来监军使万殷珍,对他说我等在襄阳时,长安却被叛贼偷袭,圣主于大明宫中的情势非常危急。

  万殷珍便痛哭流涕,对北叩首至面额流血,随后又问太尉该如何。

  “据斥候通传,刘昌的四万兵马已到谷城,很快就会至牛首山下,到时万军容可行一文牒,让刘昌所部也归我节制,一道回师去救长安,何如?”

  现在万殷珍对韦皋可谓是言听计从,当即便答允照办。

  谷城处,疲累万分的刘昌、令狐建、王有道所部,历经千辛万苦,始得以从均州武当山区走出来,刘昌的牙兵刚刚搭设好帐幕,便出城去,花干了最后的钱,为节帅军将们买到一头牛、数只羊和些许酒水,宰杀烧烤好后,刘昌等人伏在其上,大吃大喝,直到腹撑如鼓,犹自吃个不休。

  “至此再行一百五十里,便是襄阳。”刘昌口中嚼着牛肉,咽下去后又补充说,“让士兵们把最后四五日份的口粮裹齐,一鼓作气开过去,走到襄阳西侧的万山,便大功告成了。”

  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后,刘昌麾下四万人马,走得是烟尘滚滚,顺着汉川毫无停歇,只顾向东。

  结果在离开谷城三十里后,全军都在河岸边休憩时,几骑斥候驰来,对立在座小丘上观望地势的刘昌报告说:“太尉传枢机院兼军容使盖印文牒,让节帅在抵团山、高头港时,折往东北,前往樊城西的牛首山,太尉已在汉川上架好了浮桥,专门接应你等。”

  “什么?”刘昌心一沉,便接过文牒看看,“太尉的军马,为何会驻屯牛首山......”

  话犹未落,又有两骑斥候奔来,称携带了忠义军节帅于少保和俱军容的文牒:

  要求刘昌不得逗扰,速速笔直往东走,过团山、高头港后,直驱万山和磨洪滩,在那里有忠义军大队来接应你等。

  刘昌瞠目结舌:“韦太尉叫我向团山东北,渡过汉川去和他会合;于少保则叫我过团山径自往东,去襄阳和他会合。为何战阵之中,却有两个发号施令的,且号令迥然不同?”

  接下来,刘昌这路兵马爆发激烈争执,神威殿后军的主张听于頔的,因为大伙儿都知道襄阳城内物资丰富;而奉义军则坚持要去和太尉会师,因韦皋才是他们的老节帅。

  “别吵了,不过往哪个方向走,都得过团山。等到了团山,到底何处去,我不做强求,个听尊便。”刘昌带着这路兵马来回武装游行几千里地,早就厌倦了,特别是当看到韦皋文牒里称,李纯的长安城遭高固、张敬则突袭后,更是感概加愤懑,“我当初离开兴元府就曾提醒过......可没人把我的言语当回事啊,当真是咎由自取,就算现在襄阳所有队伍南撤,插翅飞回,怕是也救不了......”

  襄阳周边水系发达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