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杜绝侥幸恩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高岳便行至滏口的北鼓山下,支起行营帐幕,亲自初决卢从史、牛义,还有这段时间从深山里由骑兵们搜捕出来的李惟简、李绛、吐突承璀等人,他们在雕黄岭兵败后,企图从潞州东北的黎城,翻越山路,走太行山的黄泽关,前往洺州所属的武安,然后再想办法北上去真定府,但天不遂人愿,这个逃难团体的核心李绛,在过白岩山时迷失方向,结果被一个幢队驰来的武义军轻骑兵给全部捕拿住。

  “深之,某时常想起你进士刚刚及第时,在中书省过堂,和柳子厚、裴中立、崔敦诗等与某,一起连榻,坐而论道,光景恍若昨日,可孰料人生际遇迥然如此,不想再次遇到你,居然会是在此时此地。”北鼓山的石窟寺中,高岳坐于片禅林下,向着鼻尖对地的李绛,喟叹着说到。

  “高辅师不必乔样,若是时局颠倒,在雕黄岭败的是你,让我方骑兵擒住你的话,我也会以胜利者的姿态,说起昔日过堂画面,再云不意曾经宰相高岳,居然会因叛逆落在我的手中。”李绛这时抬起脸来,眼睛里满是倔强。

  高岳正色颔首,然后就问李绛:“深之郡望便在太行东麓不远处的赞皇,即便少时不曾在乡,可何至于在小小的白岩山处迷路呢?”

  说到这里,李绛面色惨然,说我随身携带份古本的地图,正是家传下来的,可不料古壶关和现在的滏口相距百多里,我却混为一谈,以致里程计算错误,淹留在黎城山谷中,方被宰堂轻骑所擒。

  听到这话,高岳默然,很久后才说:“深之入仕以来,多在内廷为御史、学士,这当世的军政地理,可以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人则侃侃,行事则昏昏。”

  这话说得李绛又是羞惭不已,但他却坦然接受高岳的批评,“某及卢牧皆非辅师敌手,不过辅师弄错了一点,我遇人言语侃侃,行事也是铮铮,这副七尺之躯已许圣主,绝不愿苟存于败军之际,既被擒,但求速死。”

  “深之与李弘宪(李吉甫),一为赵郡赞皇东祖房,一为西祖房,都是天下甲等门第,而今弘宪正在淮西为权平章事,不出三年便可入宰堂执政,深之何不良禽择木而栖,真正为天下人做一番事业呢?”

  “我岂可与柔谄的李吉甫同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身则不直,这些在绛的眼中,要远比性命重要,辅师不必辱我,绛只求洁死。”

  高岳叹息着,随后挥挥手,说篡太子夺位的所谓“遗诏”,便是李绛矫造的,罪无可恕,即日押解回京师,由宰堂连同律法院会审,定罪后即刻执行。

  律法院,即高岳将大理寺、御史台、刑部部分机构合并而成的。

  “辅师,辅师,某临行前还有一言!”当撞命郎将李绛架起来后,他伸着脖子,对高岳说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