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枢机使之争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时辰前,扬州蜀冈子城省衙东厢廊,刘德室、武元衡、顾秀、张梵等参知政事、郎中,绯衣纷纷,顺着长廊走过来,不一会儿几位抱着被子的衙吏交谈着走出来。

  “太师还未归宅?”刘德室便问。

  衙吏们避让一侧,致礼说:“然也,过去三日,太师始终在坐衙,不曾归去。”

  刘德室点点头,觉得最近天下的局势确实有些让人扰心。

  西厢处,一名当番的撞命郎,奉着份帖书靠到槅扇门窗前,“太师,有帖子来。”

  “唔。”高岳胡须有些杂乱,从帘子处接过帖子,拆封后看了下,不由得开心,芝蕙在里面说,三兄可以归宅了。

  看来洛真平安上垒。

  然则就在高岳准备收拾行装,传唤几位笔吏代替自己处理公牍时,有人来报,参知政事和省司郎中、员外郎都到了。

  高岳急忙坐回原地。

  “逸崧,绝不可回长安宰堂为次相,应借口淄青未宁,继续镇守江淮五年,待时局平定,再去长安不迟。”刘德室刚走进来,就很急切地如是说。

  高岳昨夜没怎么睡安稳,他掐掐自己的鼻梁,猛地张了张眼睛,接着说:“既然岭南杜公已表态,他,我,城武,一起三人,都必须放弃行省或方镇,回朝廷宰堂,这可是贞元新政行中书省最制的底线,如这种迁转只是表面文章的话,那和先前的节度使割据又有什么区别,朝野将怎么看待这新政?”

  “太师所言甚是,现在剑南韦皋就是要玩弄这套,如太师和杜岭南不归朝,他便也有借口不归朝。”武元衡分析道。

  “逸崧,之前宣抚司得到张保高托海东商社船只送来的书信,他建言说,倭国筑紫与我淮扬的‘拔荷’秘密贸易,因其中白金的流量太大,已引起倭国王的警惕,更有大臣上奏,说他们倭国每年流向唐土白金几乎有万两,数十年下去,倭国将无可用之银,也将无可雇之兵,所以倭王有封闭太宰府,海禁锁国之意。”顾秀拱手说,“不妨找个籍口,由海东商社出钱,张保高雇佣白水郎、肃慎刀伊及新罗海贼,我们淮海行省则提供配备炮铳,用武力让倭国就范呢?如是,逸崧也可对宰堂言海东情势不稳,名正言顺地再镇淮海五年。”

  顾秀说完后,其余官员齐齐陈许。

  高岳见大家心齐,也有些犹豫,不过他想了想,叹口气,“我如以海东为籍口留省不归,杜公就会以安南、南洋有事为籍口,城武也会说南诏态势不稳,这样下来……”

  言犹未毕,两名撞命郎立在正堂阶下,称“驿站有急信来,是,是从西川蜀都来的。”

  众人惊愕,顾秀赶紧将信转手,交到高岳面前。

  高岳看完后,缓缓折叠,接着对众人说:“韦城武已奏请朝廷……”

  “莫非是寻找借口,不愿返朝?”刘德室焦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